第48章 太后的提醒
第48章太后的提醒
这种提心吊胆的平静,在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被打破了。
慈宁宫的大太监,来报,说太后娘娘叫宁婕过去说说话。
慈宁宫里飘着淡淡的檀香味,气氛依然庄重严肃。
太后坐在上首,穿着日常的衣服,,面无表情,嘴角微微抿着,眼神平静却带着审视的意味。
宁婕恭敬地行礼:“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。”
“起来吧,坐下说话。”太后语气稍稍平和,手里还在盘着着她的佛珠。
宁婕小心翼翼地坐下。
宫人们送上茶水和点心后,就被太后示意退下了。
殿里只剩下她们两个人,以及远远站着,像背景板一样的贴身嬷嬷。
太后没有马上说话,只是不紧不慢地用杯盖拨着水面的茶叶,目光偶尔落在宁婕身上,带着打量,也带着点复杂的意味。
过了好一会儿,太后才慢慢开口,声音不高,但每个字都清清楚楚:“哀家听说,前些日子,朝廷上为了边关粮草的事,吵得很厉害?”
宁婕心里一紧,知道重点来了。
她谨慎地回答:“臣妾一直在冷宫,不太清楚外面朝堂的事。只是偶尔听到一点风声,好像陛下为这事挺烦恼的。”
太后抬眼看了看她,眼神很锐利:“你是不清楚,但哀家却知道,皇帝最近处理政事,时常会有些……跟别人不一样的想法。”
宁婕心跳得更快了,不敢随便接话。
太后也没逼她,继续说:“皇帝年轻,有冲劲,想做出一番事业,这是好事。但朝廷里关系复杂,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。有些事,太着急反而办不好,动作太快,容易惊动不该惊动的人,甚至把自己搭进去。”
这话里有话,宁婕听懂了。
太后既是在提醒皇帝,也是在警告她。
“陛下……他自有决断。”宁婕只能这么说。
太后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放下茶盏,目光定在宁婕身上,像是能看透她:“宁婕,你是个聪明孩子,跟以前比像是换了个人似的,你能种出那“祥瑞”的怪瓜,也能安分待在冷宫,这些哀家都看在眼里。皇帝对你……也确实有些特别。”
她停顿了一下,语气加重了些:“但你要记住,后宫不能干涉前朝政事,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,也是不能跨过的线。不管你有多大本事。”
“又或者皇帝多么信任你,一旦越过这条线,就是惹祸上身。现在朝廷里,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,盯着皇帝。”
“一步走错,可能就再也爬不起来了。到那个时候,就算皇帝想护着你,恐怕也挡不住外面的议论和压力。”
这番话,说得既像长辈关心,又带着严厉的警告。
太后既认可了宁婕的变化和价值,也清清楚楚地画出了那条不能碰的红线。
她在提醒宁婕,皇帝近来的举动,可能也包括和宁婕之间的“合作”,已经引起了注意,劝他们收敛,同时也隐隐点明。
如果宁婕仗着自己有点“特殊本事”就插手政事太多,一定会成为大家的靶子。
第48章太后的提醒
宁婕听得背上冒出冷汗,赶紧站起来跪下:“太后娘娘的教导,臣妾一定牢记在心!臣妾从来不敢胡乱议论朝政,以后也一定严格遵守宫里的规矩,安守自己的本分,绝不敢有任何不该有的念头!”
看着她这副恭敬又害怕的样子,太后脸色缓和了一些,摆了摆手:“起来吧。记住了就好。哀家年纪大了,只希望后宫太平,朝廷安稳。你自己好好把握分寸。”
“谢太后娘娘提醒。”宁婕这才松了口气,慢慢站起来,知道这次见面算是结束了。
走出慈宁宫,宁婕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。
太后的提醒像一盆冷水,把她近来因为“合作”顺利而产生的那点侥幸心理全浇灭了。
刚踏进冷宫那略显寂寥的院门,翠竹就急匆匆地迎了上来。她一眼就看出宁婕脸色不对。
“娘娘,您可回来了!”翠竹连忙搀住她的胳膊,声音里满是急切。
“太后娘娘突然召见,是为何事?没有为难您吧?”
宁婕借着她的力道,缓缓走回屋内,直接瘫在了熟悉的榻上,长长地吁出一口气。
“说是为难也算不上,”她揉了揉眉心,声音带着疲惫,“就是被太后叫去,听了一场规矩课,话里话外都在敲打我。”
“规矩课?”翠竹一边手脚麻利地给她斟上温热的茶水,一边被这个陌生的词弄得有点懵,“太后娘娘……具体说了什么?”
宁婕接过茶杯,指尖传来的温热让她冰凉的双手稍微舒服了些。
她看向翠竹,苦笑道:“还能说什么?无非是提醒我,要清楚自己的身份,老老实实待在后宫。还说陛下最近的一些做法,跟以前不太一样,已经引起不少人注意了。最要命的是,”
她压低声音,“太后明确说了,后宫不能插手前朝的事,这是铁律,谁碰谁倒霉。”
翠竹听得脸色发白。“太后娘娘……她这是在警告您?可您并没有主动去参与前朝的事啊……”
“我有没有主动去参与,并不重要,”宁婕摇了摇头。
“重要的是,陛下时不时就就召见,难免会有人猜测我们在商量朝政。在那些守旧的大臣眼里,我这样就是不安分,是祸害。”
“那可怎么办才好?”翠竹的声音带了哭腔。
“娘娘,咱们以后是不是得更小心?要不……下次陛下来了,您就借口身体不舒服,不见了吧?”
“装病躲开?”宁婕缓缓摇头,“躲不掉的,陛下要来,我怎么能推辞?那样反而显得心里有鬼。
太后今天这番话,既是警告,也是在看我接下来怎么做。
是继续靠着陛下这棵大树,还是赶紧缩回来,只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待着。”
宁婕不再说话,低头看着手中的茶杯。
皇帝的态度模糊不清,太后的警告近在眼前,南诏王的威胁还在暗处……她的处境,原来比想象中还要复杂和危险得多。
这种提心吊胆的平静,在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被打破了。
慈宁宫的大太监,来报,说太后娘娘叫宁婕过去说说话。
慈宁宫里飘着淡淡的檀香味,气氛依然庄重严肃。
太后坐在上首,穿着日常的衣服,,面无表情,嘴角微微抿着,眼神平静却带着审视的意味。
宁婕恭敬地行礼:“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。”
“起来吧,坐下说话。”太后语气稍稍平和,手里还在盘着着她的佛珠。
宁婕小心翼翼地坐下。
宫人们送上茶水和点心后,就被太后示意退下了。
殿里只剩下她们两个人,以及远远站着,像背景板一样的贴身嬷嬷。
太后没有马上说话,只是不紧不慢地用杯盖拨着水面的茶叶,目光偶尔落在宁婕身上,带着打量,也带着点复杂的意味。
过了好一会儿,太后才慢慢开口,声音不高,但每个字都清清楚楚:“哀家听说,前些日子,朝廷上为了边关粮草的事,吵得很厉害?”
宁婕心里一紧,知道重点来了。
她谨慎地回答:“臣妾一直在冷宫,不太清楚外面朝堂的事。只是偶尔听到一点风声,好像陛下为这事挺烦恼的。”
太后抬眼看了看她,眼神很锐利:“你是不清楚,但哀家却知道,皇帝最近处理政事,时常会有些……跟别人不一样的想法。”
宁婕心跳得更快了,不敢随便接话。
太后也没逼她,继续说:“皇帝年轻,有冲劲,想做出一番事业,这是好事。但朝廷里关系复杂,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。有些事,太着急反而办不好,动作太快,容易惊动不该惊动的人,甚至把自己搭进去。”
这话里有话,宁婕听懂了。
太后既是在提醒皇帝,也是在警告她。
“陛下……他自有决断。”宁婕只能这么说。
太后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放下茶盏,目光定在宁婕身上,像是能看透她:“宁婕,你是个聪明孩子,跟以前比像是换了个人似的,你能种出那“祥瑞”的怪瓜,也能安分待在冷宫,这些哀家都看在眼里。皇帝对你……也确实有些特别。”
她停顿了一下,语气加重了些:“但你要记住,后宫不能干涉前朝政事,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,也是不能跨过的线。不管你有多大本事。”
“又或者皇帝多么信任你,一旦越过这条线,就是惹祸上身。现在朝廷里,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,盯着皇帝。”
“一步走错,可能就再也爬不起来了。到那个时候,就算皇帝想护着你,恐怕也挡不住外面的议论和压力。”
这番话,说得既像长辈关心,又带着严厉的警告。
太后既认可了宁婕的变化和价值,也清清楚楚地画出了那条不能碰的红线。
她在提醒宁婕,皇帝近来的举动,可能也包括和宁婕之间的“合作”,已经引起了注意,劝他们收敛,同时也隐隐点明。
如果宁婕仗着自己有点“特殊本事”就插手政事太多,一定会成为大家的靶子。
第48章太后的提醒
宁婕听得背上冒出冷汗,赶紧站起来跪下:“太后娘娘的教导,臣妾一定牢记在心!臣妾从来不敢胡乱议论朝政,以后也一定严格遵守宫里的规矩,安守自己的本分,绝不敢有任何不该有的念头!”
看着她这副恭敬又害怕的样子,太后脸色缓和了一些,摆了摆手:“起来吧。记住了就好。哀家年纪大了,只希望后宫太平,朝廷安稳。你自己好好把握分寸。”
“谢太后娘娘提醒。”宁婕这才松了口气,慢慢站起来,知道这次见面算是结束了。
走出慈宁宫,宁婕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。
太后的提醒像一盆冷水,把她近来因为“合作”顺利而产生的那点侥幸心理全浇灭了。
刚踏进冷宫那略显寂寥的院门,翠竹就急匆匆地迎了上来。她一眼就看出宁婕脸色不对。
“娘娘,您可回来了!”翠竹连忙搀住她的胳膊,声音里满是急切。
“太后娘娘突然召见,是为何事?没有为难您吧?”
宁婕借着她的力道,缓缓走回屋内,直接瘫在了熟悉的榻上,长长地吁出一口气。
“说是为难也算不上,”她揉了揉眉心,声音带着疲惫,“就是被太后叫去,听了一场规矩课,话里话外都在敲打我。”
“规矩课?”翠竹一边手脚麻利地给她斟上温热的茶水,一边被这个陌生的词弄得有点懵,“太后娘娘……具体说了什么?”
宁婕接过茶杯,指尖传来的温热让她冰凉的双手稍微舒服了些。
她看向翠竹,苦笑道:“还能说什么?无非是提醒我,要清楚自己的身份,老老实实待在后宫。还说陛下最近的一些做法,跟以前不太一样,已经引起不少人注意了。最要命的是,”
她压低声音,“太后明确说了,后宫不能插手前朝的事,这是铁律,谁碰谁倒霉。”
翠竹听得脸色发白。“太后娘娘……她这是在警告您?可您并没有主动去参与前朝的事啊……”
“我有没有主动去参与,并不重要,”宁婕摇了摇头。
“重要的是,陛下时不时就就召见,难免会有人猜测我们在商量朝政。在那些守旧的大臣眼里,我这样就是不安分,是祸害。”
“那可怎么办才好?”翠竹的声音带了哭腔。
“娘娘,咱们以后是不是得更小心?要不……下次陛下来了,您就借口身体不舒服,不见了吧?”
“装病躲开?”宁婕缓缓摇头,“躲不掉的,陛下要来,我怎么能推辞?那样反而显得心里有鬼。
太后今天这番话,既是警告,也是在看我接下来怎么做。
是继续靠着陛下这棵大树,还是赶紧缩回来,只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待着。”
宁婕不再说话,低头看着手中的茶杯。
皇帝的态度模糊不清,太后的警告近在眼前,南诏王的威胁还在暗处……她的处境,原来比想象中还要复杂和危险得多。
都市推荐阅读: